2025年7月13日,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发起的“共上一堂课”教育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五一农场举行。活动聚焦心理辅导与航空航天科普教育,三校支教团队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一场融合“心灵成长”与“科学梦想”的联合课堂。
此次活动响应国家教育援疆号召,由南航“红心结”社会实践团队牵头组织,三校团队以接力式授课的方式依次登台,课程持续三个半小时,覆盖近百名中小学生。
活动伊始,三校宣传片《心之所向》《源起未来》《答案》依次播放,引发学生们的热烈反响。在科普知识问答互动中,孩子们积极抢答,现场气氛迅速升温。
展开剩余75%随后,中国矿业大学“心灵双约”支教团带来题为《从心相识,携手同行》的心理健康课程。通过斯芬克斯之谜导入主题,引导学生通过漫画朗读、自我画像与“乔涵窗口理论”互动游戏,探索自我认知与情绪表达。课程最后,学生们将写有自我认知的纸张折成纸飞机放飞,象征接纳自我与放飞梦想。
随后,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新疆玛纳斯支队以 36 张珍贵历史照片为线索,将 “世界及中国航天发展史” 缓缓铺展。课堂以古罗马哲人塞内卡 “从地球到星星没有捷径可走” 的箴言开篇,道出航天探索的艰辛与执着。课程内容涵盖从万户试飞、加加林升空,到中国梦天实验舱等关键节点,引导学生了解航天精神、科技发展与民族自信。
压轴登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“红心结”团队则以《飞天的梦想》为主题,通过互动讲解飞行器发展史、大气层知识等内容,带领学生系统了解航空基础知识,并以生动比喻与现场问答提升课堂参与度。
这场持续近三个半小时的“共上一堂课”活动,以心理成长为基石、航天梦想为羽翼,为五一农场的孩子们搭建了一座连接自我与星空的桥梁。从矿大的“叩心之门,绘自我图谱”,到清华的“星河为卷,绘航天史诗”,再到南航的“飞天逐梦,启苍穹之问”,三校接力式的课程设计,既引导孩子们扎根当下,接纳自我、拥抱内心力量,又望向远方,点燃对宇宙探索的好奇与向往。这种“向内认知”与“向外探索”的紧密结合,正是教育援疆中“赋能成长”的生动实践:不仅传递知识,更播下了“认识自我、敢于追梦”的种子。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“红心结”团队负责人表示,未来希望能够继续联动多校资源,深化“心理+科普”的支教模式,让更多新疆孩子在心灵成长中汲取勇气,在仰望星空中拓宽视野,“让教育的光芒如天山星光般,照亮更多追梦之路”。
此次“三校联合”课程设计融合心理引导与科技启蒙,受到现场师生一致好评。三所高校希望通过协同合作,为新疆青少年提供多元教育资源,构建“向内认知、向外探索”的成长路径,帮助他们在辽阔的天山脚下筑梦未来。
文稿:王力伟
照片:唐舒颜
发布于:江西省翔云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